学院及专业

学院及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及专业>>正文

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30 作者: 点击:[]

(招生咨询电话:0371-6250605062506803

(学院网址:https://see.zut.edu.cn/

一、学院简介

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渊源于1982年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设立的供热与通风专业,先后隶属“机械工程系”、“纺织工程系”。20027月成立能源与环境工程系,20049月,更名为能源与环境学院,20246月更名为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近年来,学院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依托,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目前已成为学校最具优势与特色的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教师40人,博士5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0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1人。

学院设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主干,成功获批“智慧新能源”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拥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绿色环境控制技术3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能源动力、土木水利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1500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合格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同时,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获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依托“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制冷及低温工程”等河南省重点学 科,学院建成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空调制冷节能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 南省热泵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空调技术工程实验 室等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16个,建成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热泵空调新技术创新 型科技团队、河南省高校建筑环境与节能科技创新团队等高层次科研创新团队7个。

实施科研强院工程,推进有效有组织科研行为,成效显著,学院整体科研实力显著提升。近十年,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重要校企合作项目200余项,荣获以全校首次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纯电动客车大温差高效能热泵型空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为代表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各类科研获奖等其他科技奖励100余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30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项,出版著作60余部,连续多年入院科研经费超千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以学风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 项近150项,省级奖项近100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35%以上。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院党委获评“全省党 建工作标杆院系”,能动系教师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多次荣获河南省基层党组织,院团总支被评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新时代新发展,全院师生将紧密围绕学校总体部署,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努力打造“政治引领水平过硬、基层组织堡垒坚固、学科建设优势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标杆学院。为学校高质量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授权贡献能环智慧和力量。


2021年能环学院新生辩论赛

2021年能环学院“十佳歌手”

2021年能环学院主持人大赛

2022年“能环杯”篮球赛

二、专业介绍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理工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82年,1992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河南省和原纺织工业部成立较早的特色本科专业,2016年起本科一批录取招生专业。2003年获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土木水利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首次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主要建设有河南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群虚拟教研室建设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河南省教学团队、河南省重点学科供热空调开放实验室、空调制冷节能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建筑环境与节能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热泵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热泵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河南省高校多能互补热泵空调系统及优化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LNG冷能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冷链关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冷热源技术等。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人环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行制冷空调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与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年均获奖10余项。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专职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6人。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和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具备系统解决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设备研发与运行管理的业务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思维、协同创新能力,胜任多样性、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考研就业:学院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累计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38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毕业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在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高校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一批毕业生已成为本专业的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为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获奖证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图)


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专业(图)


国家级特色专业(图)

科技获奖证书

学生竞赛获奖证书(图)

实验实习照片:


2、(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理工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2000年,200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05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是“智慧新能源”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河南省新能源汽车高效热管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空调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冷链关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的支撑专业,拥有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制冷及低温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多能互补热泵空调系统及优化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热泵空调新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高校可再生能源热泵空调新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等多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制冷原理与设备、压缩机、换热器原理与结构设计、制冷装置及应用、能源系统自动控制、新能源理论基础、储能技术及应用、热电冷多联供、新能源动力系统、暖通空调、小型制冷装置设计、锅炉原理、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工程燃烧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与专业竞赛活动,年均获奖10余项。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职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博士15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中国汽车空调专业委员会理事1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空调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培养目标:面向全国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能量转换及利用和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高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能够在设计研究院、能源与动力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制冷空调企业、安装施工单位、节能环保企业、新能源企业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工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及能源环境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考研就业:截至目前,本专业累计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本科毕业生1600余人,为我国能源与动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约40%,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岗位覆盖能源与制冷空调领域、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

获奖证书:

1)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2)“智慧新能源”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

(3)科研奖励证书

(4)学生竞赛获奖证书

实验实习照片:


3、(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理工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本科生招生,是河南省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和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智慧新能源”的支撑专业。专业自创办以来,结合区域经济的需求,融合学校电子信息类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概念探索创新为途径,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水平,力争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在国内有影响的专业。近五年来,本专业陆续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累计完成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200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00万元以上。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科学原理、燃烧与爆炸、电气安全技术、通风工程学、安全评价与事故调查处理、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等。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与专业竞赛活动,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项,“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铜奖1项。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中原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5人,河南省安全专家1人,郑州市安全专家1人,许昌市应急管理局专家8人,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1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4位教师具有“双师”资格,己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并具有创造性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精干专业队伍。

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安全与健康理念、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专业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够在城市公共安全、工程建设、消防、能源、化工等相关领域以规划、设计、生产、管理、评价、检测与监控等多视角从事系统安全分析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考研就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毕业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在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高校从事管理工作,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就业单位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毕业生考研率长期保持在35%以上,2024年专业考研率再创新高,达到52%

获奖证书:


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二等奖  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

2022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

说明: 2021年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说明: 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

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

实验实习照片:


 说明: 8271b4f2e858d077ded55690619554b 说明: de5469e10e2af36a9cde830f4c378ce

学生了解科研实验设备   学生开展闪点测试实验



4、(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理工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2004年,并于当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18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环境工程专业先后获批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教学团队、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等建设点获批“智慧新能源”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的主要支撑专业。


  核心课程:依据环境工程专业国家标准和工程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结合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学科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模块,设置如下10门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校级骨干教师等获得者。专职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社科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掌握污染防治工程相关工艺、设备等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化学、生物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先进的水、气、固等污染防治技术及环境工程设计知识和自主学习运用现代工具的能力,能够进行污染防治工程相关工艺、设备的设计和研发,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运营、管理和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考研就业:20232024年本科生考研录取率40%以上,就业率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

获奖证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

说明: 环境一流专业公式文件_00说明: 环境一流专业公式文件_04

说明: 环境工程系--三全育人

说明: 提取自I-4-3 教学成果奖_07

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工科组)一等奖:晁聪



 

2022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说明: 提取自2022年挑战杯表彰文件_00说明: 提取自2022年挑战杯表彰文件(1)_00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

说明: 2a068dc09bb5e61ea93b50727a426ae


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二三等奖

  

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说明: 微信图片_20221210111027



实验实习照片:


说明: 863f9390e986a29045f6898a2a1a5a1说明: 99321a431fb2e95a4c64baff90957e7

说明: cabc8f83c59e0f04813459e06245ea4说明: b8f2310e94a54430cbce5b4c5a85075

说明: 0a5305ce1d6709a22e1f42ba3d52230说明: 1774bc43798f42518f8f39d8d042eb9


5、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理工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2008年,同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4年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市政工程),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现有在校本科生270余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质工程学、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力学、泵与泵站、水文学及供水水文地质、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施工、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与专业竞赛活动,年均获奖10人以上。

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2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校级青年拔尖人才1人。专职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40-504人, 30-40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扎实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给水排水、城镇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城市水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领域,从事施工管理、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技术咨询、技术研发等工作。

考研就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在市政建设、城市规划、公用事业管理等政府部门,设计院所和市政、建筑、水利、桥梁等施工安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建设管理、教学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22届和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所在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本专业先后有多名同学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和西安建筑科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和水利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2023届毕业生共24人达到国家线,录取率达到37.5%

获奖证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河南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各两项、互联网+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优胜奖四项。

说明: 省三等奖 龚说明: C:\Users\uu\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dc3239f702d98d5b8c45b09bed349f.jpg

说明: 优秀论文一等奖龚说明: 科技成果二等奖龚

说明: E:\获奖,论文职称材料,证书扫描件\获奖\5获奖三等奖.jpg 说明: E:\获奖,论文职称材料,证书扫描件\获奖\刘玥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jpg

说明: 2022-05-02 22:18:38.878000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503225901/output_1.jpgoutput_1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503230622/output_1.jpgoutput_1

说明: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二等奖,2017.7,何楠琪、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503230004/output_1.pngoutput_1

实验实习照片:


说明: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28cb3d25e0da2b61c6fdffe570000b.jpg说明: 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f60e7e57af9bdde85c28efd1952299.jpg








 






 

 

上一条: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 下一条:智能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关闭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招生工作办公室
招生咨询电话:

0371-67698700、67698712、67698674

友情提示:招生咨询高峰时段繁忙,请持续拨打!

邮箱:zsc@zut.edu.cn

关注我们

Copyright (C) 2010-2018 zzt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原工学院